礦物的光澤是礦物晶體表面對光的鏡面反射能力,它與礦物的成分和表面性質有關,礦物的光澤按礦物表面的反光程度一般可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和非金屬光澤,其光澤程度的大小可以使用光澤度儀測量。本文介紹了礦物光澤的類型及測定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礦物的光澤類型:
光澤是指礦物晶體表面(晶面或平滑斷面)反射光線強弱的性能,它常與礦物的成分和表面性質有關。礦物的光澤是由其化學組成及晶格類型決定的。習慣上,按礦物表面的反光程度分為金屬光澤和非金屬光澤兩大類,介于兩者之間的稱為半金屬光澤。
1.金屬光澤
金屬礦物因具有金屬鍵和金屬晶格,從而表現出很高的反射率及很強的光澤,類似于鮮亮的金屬磨光面的光澤,如方鉛礦、黃銅礦、黃鐵礦、自然金等。
2.非金屬光澤
非金屬光澤主要包括金剛光澤、玻璃光澤、油脂光澤、珍珠光澤、絲絹光澤、土狀光澤。
(1)金剛光澤:非金屬光澤中最強的一種,類似太陽光照在寶石上產生的光澤,如金剛石、閃鋅礦等。
(2)玻璃光澤:非金屬光澤中最常見的一種,礦物反射光能力相對較弱,類似于平板玻璃的光澤,如石英、方解石晶面。
(3)油脂光澤:解理不發育的透明、半透明礦物在不平坦的斷面上散射成類似動物油脂的光澤,如石英、石榴石、磷灰石等斷口上的光澤。
(4)珍珠光澤:解理發育的淺色透明晶體在其平整光滑的解理面上所呈現出類似蚌殼內壁一樣柔和而多彩或似珍珠閃爍的光澤,多是平行排列片狀礦物的光澤,如黑云母、白云母、方解石解理面上的光澤。
(5)絲絹光澤:纖維狀礦物集合體表面所呈現的絲綢狀反光,如石棉、纖維狀石膏。
(6)土狀光澤:粉末狀或土狀礦物表面呈現細小顆粒,光潔程度差且反光弱,如隱晶質高嶺石集合體表面、隱晶質褐鐵礦集合體表面等。
3.半金屬光澤
礦物反射光較強,對光的反射相對暗淡,類似于粗糙金屬表面的光澤,如赤鐵礦、磁鐵礦、鐵閃鋅礦、黑鎢礦等。
礦物光澤測定方法:
傳統礦物光澤的測定方法主要是依靠人眼進行目視測量,但這種測量方法容易受觀察者視覺、觀察光源、觀察角度等的影響,而導致測定結果不夠準確,且只能描述光澤的高低,不能進行定量的評價。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人們對物體光澤度測量的需求,市面上就出現了許多的光澤度測量儀器,也就是光澤度儀。
光澤度儀由光學器件組成,它內裝一個白熾光源、一個聚光鏡和一個投影儀或源鏡頭。這些器件產生的入射光束直接照射到試樣上,然后由一臺靈敏的光電檢測器匯集反射光并產生一個電信號,信號放大后激發一只模擬儀表或數字顯示儀表以示出光澤值。
光澤度儀的操作十分簡單,目前市面上的光澤度儀都具備開機自動校準的功能,用戶開機進行自動校準后,就可以對礦物的光澤度進行測量,測量時要保持測量口徑與礦物表面緊密貼合、不留縫隙,避免外界光線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由于礦物表面不同區域的光澤度可能不一樣,為了更好的表示礦物表面的光澤度,就可以在礦物表面選取多點進行測量,然后以算術平均值來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不同角度測量礦物的光澤度度時,需要備注相應的測量角度。
另外,光澤度儀一般都配有PC軟件,通過PC軟件,可以將測試數據生成測試報告,便于每次測試完成后將數據記錄存檔。
礦物光澤測定注意事項:
(1)測定礦物的光澤時,要反復轉動標本,測定各個新鮮面的反光程度。
(2)測定某一個礦物發光最強的小平面(晶面或解理面)而非測定礦物整體的反光程度。
(3)注意礦物表面特征與礦物光澤的關系,如礦物的表面是否平整、整潔等。